问题|“双减”等政策落地,5位中小学校长讲述治校中的收获和遗憾( 三 )


我认为 , “双减”之减 , 是深度推进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 每所学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区域条件和学校课程资源条件 ,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 。 也就是说 , 今天的“减” , 是为了明天的“多” 。 校长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丰富阅读、丰富经历和丰富活动 。
我把“丰富阅读、丰富经历和丰富活动”称为“丰富课程” , 杰出人才的涌现与其成长方式、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 , 把“土地”还给孩子 , 就成为了学校课程设计的一种重要思想 。
经过过去40多年的教育实践 , 我已确认 , 有了“丰富课程”体系 , 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 才会有真正的个性成长 。 我认为 , 今天的“延时服务” , 只是初级版 , 其升级版应该是“延展课程” 。 在天一中学 , 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 在学校课程设计中 , 我们不仅全面落实了国家课程学习的各种任务 , 还开辟了众多的“自由土地”: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 , 每个节其实就是一个课程板块 , 蕴含50至60项活动 , 活动都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组织和自主参与 。
我们广泛联系 , 邀请各界人士走进“天一名人课堂” , 他们用自己的成长为孩子们树立了人生榜样 , 他们用自己的视野向学生们展示世界之宏大、科学之险峻……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央视、省市电视台等多项目的中学生比赛 , 让他们感受同辈不同主题的各种挑战 , 经历团队协作、共同成长的过程;为孩子们开设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 让他们有更多挑战自我、多元发展的通道 。
20多年的探索性实践 , 把“土地”还给学生的课程改革 , 既优化了学校教育方式 , 更促进了学生成长的品质性提升 。 我们看到了众多学生个性发展的 “群星灿烂” , 同时 , 学校的教育品质也有了巨大变化 。
近三年 , 无锡狄邦文理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推出了“延展课程” , 我们对“学生自由选择的土地”——“延展课程体系”的意义和设计原则有这样的描述:丰富的课外活动选择 , 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保障 。 我们提供学术类、艺术类、体育类、兴趣创意类、社区服务等百余项课外活动 , 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和领导能力 。 引导学生在互相合作和友好竞争中建立深厚友谊 , 为将来的学习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树立学生在校内的身份认同 , 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使命感、领导力 , 让学生有机会为校内外社区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当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土地” , 他们的成长则真正有了幸福感 。 可以这样说 , 应“减”而“多” , 丰富课程才会有更多自由成长的土地 , 可以确认 , 自由飞翔的蝴蝶最美丽 。
先做起来 , 再做精彩

问题|“双减”等政策落地,5位中小学校长讲述治校中的收获和遗憾
文章图片

田冰冰 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刚刚过去的一年 , 对于春晖团队而言 , 是特别值得梳理成长的一年 。 这是春晖第一个三年规划结束之年 , 复盘团队成长密码 , 更能感觉事务突破的背后带给春晖教师团队的成长蜕变 。
先站上舞台 , 再站稳舞台 , 这是从春晖小学建设到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建设过程中的鲜明特质 。 2021年 , 春晖团队常常面对很多突如其来的机会和挑战 。 我永远都愿意选择尝试 , 用任务倒逼自己带领团队将过去的散点研究实践连点成线 , 在实战中去拓宽顶层设计的版图 , 稳健走过从0到1的建设历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