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家教杂说”之二十八:《郭橐驼由种树谈育人》( 二 )


请教的人听了郭橐驼一番详细的介绍 , 都纷纷点头 。 不仅对他栽树的技能心悦诚服 , 似乎还从中明白了其他什么别的道理 。
尊重、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管子.权修》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 ,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 莫如树人 。 ”
这里的“树”字 , 是当动词使用 , 即培植、培育的意思 。 这段话是说 , 种庄稼是为当年打算的 , 种树是为十年后打算的 , 培育人材才是为长远的将来打算的 。 这一方面是比喻培养人材是长远之计 , 同时也表明培养人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后人简化为“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 , 意为培植树木需要十年 ,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 。
自古以来 , 中国人是以栽种树木来比喻人材培养 。 违背树木生长的天性 , “爱之太殷 , 忧之太勤” , 是栽种树木的大忌 , 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培养教育子女的大忌 , 失败的原因 , 又何尝不在于此呢!
现在 , 一般家长对孩子都抱有高的期望 , 希望“出乎其类 , 拔乎其萃” , 成为出人头地的庸中佼佼者 。 家长的愿望可以理解 。
但是 , 确有许多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 。 恨不得用营养品把孩子给“催”大、“催”高 , 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造就成个超凡入圣的“神童”、“奇童” 。
我们知道 ,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要使事物顺利发展 , 只能认识规律 , 适应规律 , 利用规律 , 遵循规律 , 而不能改变规律 , 违背规律 。 随心所欲地改变、违背规律 , 必定会导致失败 。
树木的生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 要使树木栽得活 , 长得好 , 长得快 , 早结果 , 多结果 , 其诀窍就是“顺应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 。 关心要适时 , 照顾要适度 , 适可而止 , 恰到好处 。 并不是“爱之太殷 , 忧之太勤” , 关心过多 , 照顾过度 , 树木就越是长得好 , 长得快 。 无论做什么事 , 太过份了 , 反而会事与愿违 , 导出相反的结果 。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
其实 , 人的培养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
现在 , 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太切 , 期望过高 , 操之过急 , 教育过度 , “拔苗助长”的现象相当普遍 。 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 “欲速则不达” 。 不仅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 反而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 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 有的甚至还使孩子出现了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 。 做父母的 , 应当从种树能手郭橐驼讲述的朴素的种树之道中 , 悟出教子的道理 。
郭橐驼栽树成功的诀窍是尊重树木生长的天性 。 那么 , 成功培养教育孩子的诀窍 , 就应当是尊重、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这就是教育中的“以儿童为本”的具体体现 。
【天性|“家教杂说”之二十八:《郭橐驼由种树谈育人》】把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 , 这是“以成人为本” , 不仅不能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 弄不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 导致教育的彻底失败 。 这类的教训屡见不鲜 , 家长们务必慎重从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