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三、 吃重阳糕
所谓的重阳糕,也叫做“桂花糕”,《梦粱录》里《九月》这一章就有记载“兼之此日都人市肆,以糖麪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飣,插小綵旗,名曰‘重阳糕’ 。”
《梦粱录》是宋人所写,因此可以肯定,吃重阳糕的习俗至迟在宋朝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
今天的重阳糕多用米粉以及果料制作,具体的制作手法不尽相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对于重阳糕的制作手法有所区别本就在情理之中,有人甚至会在重阳糕中加入红枣、茱萸等可以勉强算上药材的材料 。

文章插图
关于重阳糕,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典故,叫做“题糕”,这件事被记载在《邵氏闻见后录》中百思特网“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 。”
什么意思呢?刘梦得就是刘禹锡,这位老先生在重阳节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叫做《九日》,诗里面提到了这一天人们要食糕,自然要用糕字 。可这位老先生写诗有个奇怪的规矩,他写诗用到的字,得是五经中有的字才行,所谓五经就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本儒家经典 。
巧的是,这五本经书还真没有糕字,所以刘禹锡最终就放弃了,刘禹锡因为这件事被另一个诗人宋祁嘲笑道“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这位宋祁人称红杏尚书,正是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那位 。

文章插图
四、放纸鹞
放纸鹞其实是惠州的习俗,这个所谓的纸鹞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风筝,过去北方人叫“纸鸢”,南方人则叫“鹞子”,惠州人纸鹞的称呼,显然是兼受南北之影响 。
重阳放纸鹞是惠州特有的习俗,因此也引起了惠州本地的学者的一些关注,可惜由来实在难以考证,不过从时间上判断,九月秋高气爽,对于惠州的气候来说,这一时节放纸鹞正是恰到好处 。
据说风筝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起初都是鸟类 。根据《墨子》记载,鲁班曾经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而且用这个来打探军情“作木鸢以窥宋城” 。
等到隋唐之后,造纸之术日益普及,工艺也更加精湛,因此就可以用纸来做风筝了 。也就是最早的“纸鹞” 。

文章插图
在惠州附近的阳江市在1993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了“全国风筝之乡”的称号,而且阳江市还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风筝节 。最有趣的事情是在1990年,当时是第七届国际风筝会,阳江市取材于《白蛇传》制成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 。阳江市也因为风筝出名而被称为“纸鹞城” 。
如今的阳江的风筝就和茅台镇的酒坊一样,这不仅让人感叹,我们能从历史中继承而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与文化,有时候也会是真实不虚经济效益 。
只是有一点略有疑惑,重阳放纸鹞不本应该是阳江隔壁的惠州传统吗?
【古代都有哪些有意思的重阳习俗呢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推荐阅读
- 世界十大男装品牌排行TOP10 男装品牌有哪些
-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哪些等实现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哪些
- 全网最火的10大网游 好玩的网络游戏有哪些
- 地产概念股有哪些 房地产股票有哪些
- 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
-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排名 副省级城市有哪些
- 家庭装修有哪些注意事项
- 管理类8大热门专业 管理类专业有哪些
- 细数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英雄 有哪些革命英雄
- 管理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管理费用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