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07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 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 , 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 。 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 , 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 , 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 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
很多时候 , 纯真的孩子才有客观的看法 , 敢于说出真理 。 童言无忌 。 要结合“声音法则” , 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 , 正面肯定他们的想法 。
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 , 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 , 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 , 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 , 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 。 不然的话 , 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
08
惩罚法则
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 慎用
单纯的惩罚 , 尤其体罚 , 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 , 也是不文明的 。 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 , 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 。 因此不提倡使用惩罚法 。 但不是不可以批评孩子 , 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 。
09
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 , 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 , 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 , 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 , 这当然无法服人 。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 , 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 , 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 , 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 , 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 , 晓之以理 , 孩子会明白的 。

文章插图
10
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 , 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 ,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 , 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 , 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
给孩子灌输一种法律意识 , 做法有很多 。 比如说给孩子过14周岁的生日时 , 可以问孩子 , 你知道14周岁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吗?让孩子要在这个时候起懂得某些行为不可为 , 某些行为要事先想到你是否能够承担起责任 。
11
二十码法则
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
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 , 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 。 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 , 你觉得是关心照顾他们 , 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控制得太严 。 也应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 , 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
当然 , 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并随时准备切入 , 而不能跑到二百码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
12
四W法则
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 , 在什么地方(where) , 在干什么(what) , 以及什么时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长看起来对孩子操心管制很多 , 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W , 这可算不上好家长 。 只有上面所有各条法则都做得差不多了 , 孩子才肯对家长说真话 , 家长也才能了解到这些W 。
关于家庭教育 , 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 , 父母肯定都爱自己的孩子 。 可我想说的是 , 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 , 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
面对未知和变化 , 我们需时时反省自己的育儿观 , 反思什么才是对孩子好的教育 。 不盲目追求别人家的孩子 , 不被风吹草动乱心 。
父母之道 , 是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父母陪伴的五个“坑”——孩子需要这五种高质量陪伴
做“四有”父母:有修养 , 有原则 , 有格局 , 有远见
推荐阅读
- 不负责任的父母育儿方法
- 孩子喝酒险丧命,家长们能不能别再这么糊涂了!
- 不动怒轻松教育好孩子的3大法宝
- 孩子长不高的“九个原因”
- 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二十件事
- 5岁半孩子老眨眼睛是怎么回事
- 孩子上小学前的准备七步走
- 家庭教育中常存在的5大问题
- 讲营养质量拒绝孩子肥胖
- 十大“催熟”孩子的常见食物黑名单,第一名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