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常用新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二 )


2.材料:广告喷漆、灭火器 。
3.尺寸:背景卡长235厘米,宽150厘米 。
(11)综合用电体验




1.功能:学习开关、开关箱、灯具、电线的规格和用法,正确引导和学习安全用电 。
知识 。
2.材料:显示板和电子元件 。
3.规格:长3米,高2米 。
(12)重物搬运经验

1.作用:主要是移动重物时把握身体重心,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 。
2.材料:混凝土砌块 。
3.规格:30*30*30cm混凝土块采用重物运输,经验重量分别为15公斤、20公斤、25公斤 。
二、附着升降脚手架
(1)基本要求
1.所有带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新建工程必须使用新的全钢型,严禁使用钢管扣件式 。
2.专业分包合同必须与具有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签订 。所选车架必须有防倾、防坠、同步器等安全装置 。
3.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工具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 。

(2)翻板和走道板

1.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下两层高度与楼层高度一致,以便设置三个襟翼 。翻板颜色应区别于走道板颜色,应采用红色或黄色等警示色 。禁止踩踏 。
2.升降脚手架上部两条走道的步距不大于2m,以便工人工作 。
3.附着升降脚手架应配备坡道,以方便上下交通 。
三、自升式分配器与电梯井工作平台一体化
(1)工作原理及优点
1.工作原理:
自升式布料器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布料 。通过将分配器固定在电梯井道内,并与电梯井道的操作平台融为一体,配有自动爬升机构,利用液压油缸顶起,在电梯井道内自动爬升,使分配器随着楼层的上升而上升,通过吊臂的折叠和旋转实现出料口位置的调整 。

2.优点:
连续配送,减少物料离析,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无工作盲区 。安装后整体稳定性好,克服了原布料器振动大、影响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安装不稳定、易倾倒、材料浪费等缺点 。是混凝土浇筑的理想设备 。
(2)安全管理

1.方案及交底:配电器的安装和拆除应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上级总工程师批准 。操作员应获得工作认证 。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特殊方案和设备说明书要求的装配顺序和安全要求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 。
2.电梯井自升式分配器的操作和维护应与其他大型设备相同,并满足一般安全事项的要求 。如遇视线模糊、雷雨、大雪、浓雾及风速超过7.8m/s(四级风)的天气,不得进行安装、顶升和拆卸作业 。
3.电梯井内的操作平台应固定在分配器的标准截面上,并与分配器同步提升,操作平台边缘与结构的间隙不应大于100毫米 。
四.施工电梯出入口架体与外框一体化架设 。
(1)方案和规划
1.本办法适用于需要搭建安装工人电梯出入口框架的工程(普通房屋建筑工程和外墙需要抹灰) 。
2.编制外架方案时,施工升降机的选择定位和外架体的位置要准确定位 。在实施过程中,施工电梯出入口的架体与外框架同步搭建成型,避免了该位置外框架拆除改造带来的保护空齿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
3.施工电梯出入口的框外悬臂和框体应符合《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范要求 。
4.在一个外架的方案中,应明确每个电梯所附墙架的高度和位置 。对于附墙的整体框架,如果以后安装不方便,应在架体竖立时按说明书规定的间距(约9米)设置到架体中 。


(2)施工方法

1、施工电梯出入口架体和脚手架的内外排两侧,应在同一标高 。
2.架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架体垂直度和施工电梯门架体尺寸 。
3.平台的每一层都铺有木枋 。平台走道板下方木枋后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离电梯轿厢出入口的距离应≤5cm 。
4.施工电梯入口框架内侧应悬挂高度不低于1.8m的硬防护 。
5.架体的支撑节点应独立设置,架体两端应设有之字形剪刀 。
6.架体搭设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同步安装电梯门 。
五是完成电梯入口平台建设
1、本方法适用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工程施工 。
2.在进行现场总平面规划时,应准确定位施工升降机的选择和定位以及墙架的位置 。
3.最终确定的平台由:平台板、平台主框架、坡道、电梯门、电梯门附属设施、两侧防护设施等组成 。
4.平台主框架不小于14#工字钢,次梁不小于10X10方钢或12#工字钢;下支架高度根据附墙安装房间空确定,不应高于300mm;钢板厚度不小于3毫米;两个防护门之间的空档应采用硬保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