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盐的概念 正盐( 二 )


文章插图
王胜的外甥张旺得到风声,立即带领王胜的儿子王勇等子弟驾船追赶 。运盐货船载重,孟斌等人划船技术也不精,于当夜一更左右在北门码头被王勇、张旺一行追上 。孟斌一方拒绝交还王胜及食盐 。张旺发狠,喝令众人跳上运盐货船,掏出隐藏在船板下的兵械,一拥而上,“乱打”一气 。混乱中,张旺将孟海打落下水 。孟斌、孟英、周林弃船逃跑 。张旺、王勇等人将盐船、王胜运回“寇家口子”——就是这样嚣张,完全不讲技术含量!
孟斌、孟英、周林一面召唤亲族好友搜寻孟海,一面将事情经过报告有司 。孟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孟家要求张旺偿命 。不承想,王胜动用之前布设的人脉网,采取种种不可告人的手段,迫使孟斌供认自己才是谋害孟海的元凶,所谓“王胜贩私盐”纯属误会,原是孟斌疑神疑鬼、想入非非 。这般反转令人跌破眼镜!
然而,王胜一方竟也没有想到,有司当中奉命整理此事资料的某人看不惯他们泯灭人性、颠倒黑白的作为,故意在资料里留下三处漏洞,让大理寺卿王槩看到,实现了第二次惊天大反转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是王槩的记录(大意):
孟斌供称,他感到王胜气息奄奄,似乎命不久矣,王勇、张旺一行又追上来,他担心王胜暴卒在船上,必将遭到王勇、张旺等人追究,不好脱身,遂萌生“倒打一耙”的念头 。因堂弟孟海笨手笨脚、驾船“迟慢”,孟斌恼火,择定孟海为牺牲品,便教唆孟英持桨将孟海“赶打”落水 。孟海浮出水面,扒住船沿,大喊:“大哥救我!”孟英亲手抄起船桨,打了孟海的耳根、后脑几下,将其“推戳”入水“身亡” 。王槩指出上述供词中隐伏着三点破绽:
1、你们晓得吗?孟英是孟海的亲生父亲!且不说王胜的伤根本没有孟斌说的那么重,即便属实,主要责任也当由孟斌承担,孟英为保护堂侄孟斌而加害亲生儿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正盐的概念  正盐

文章插图
2、当时王勇、张旺一伙已经追上来,依常理而言,孟斌应该本能地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摆脱追击上,哪有闲功夫说服孟英牺牲孟海?孟海是孟英的嫡亲儿子,肯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的,耗费三天三夜都未必成功 。
3、事发时为深夜一更天,黑灯瞎火的,孟斌在慌乱间怎么就看清孟海已然“身亡”了?
正盐的概念  正盐

文章插图
透过以上三点,那位神秘的小人物以正直为笔、以机智为墨,将真相告知大理寺卿王槩,拯救了孟斌的生命和清白 。至于王胜贩私盐的问题,王槩似乎无力予以证实和处理 。非但如此,灶户老太太所说的贵州私盐贩子方英事件也扰得王槩头疼不已:“那方英有一百多名张牙舞爪的小喽啰在侧,巡盐总甲王凤等人势单力薄,且被打伤、打昏在先,又如何能将方英拿下?况且……这些自相矛盾的陈述背后到底深埋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其实,王槩即使查明真相、对方英、王胜等人作出应有的处置,也不可能改变大明朝盐业管理的困局,更不可能解决造成上述局面的各种复杂因素 。孟海、孟斌、孟英等人忠于职守,瑕不掩瑜,虽败犹荣;而“王胜”、“方英”们之所以走上贩售私盐之路,则是他们面对日益减少的生活选项作出了危险的选择 。言及此,请容笔者道一声:“众生皆苦 。”
作者简介:细雨丝竹,又名浅樽酌海,文史控、推理迷、言情痴、考据癖 。主要作品有唐代历史背景小说《神探王妃》、《鱼玄机》等,均已出版或签约出版 。
本文参考资料:明代王槩《王恭毅公驳稿》;胡梦飞、邵明《试论明代中后期私盐泛滥的原因及影响》,金钟博《明代盐法之演变与盐商之变化》 。
图片来源于 ***
【正盐的概念正盐】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