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统计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 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 , 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 , 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 , 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 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 , 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 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
2、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 , 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知道1元=10角 , 1角=10分 , 爱护人民币 。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 , 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 , 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 , 能认读这些时间 , 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 知道珍惜时间 。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 , 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 , 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 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 。
7、认识象形统计图 , 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 ,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 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 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 , 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 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 , 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 ,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 ,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 ,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 获得成功的体验 , 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4、在他人的指导下 ,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 , 并及时改正 。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 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 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 , 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
2、在课堂教学中 , 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 , 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 ,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
推荐阅读
-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中国数学发展史
- 结果为1的复杂算式「答案等于1的复杂数学计算题」
-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5篇
- 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10篇
-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 小学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 高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解读
-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