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的由来20字左右“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 。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

文章插图
槐这个字的来历古代时,槐树背负了太多使命,也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 。神话志怪小说里,槐树是了不得的一种树,古代文化里,槐是高官的象征 。所以,历朝历代的古籍文献中写槐,诗词歌赋里写槐,人们对这种树寄托了太多的情感 。
姜子牙编撰的《太公金匮》中这样写槐树的作用: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曰: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 。
我们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来,槐树是可以挡神的 。《太公金匮》和《太公阴谋》还有《太公兵法》合称《太公》,是一部明确标注成书于西周时期,姜子牙所著的古籍,这是罕见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古籍都经过了汉朝或者汉朝以后的学者们重新编录,而这个却并没有,所以更加的珍贵 。但咱们题不在此处,故不再讨论 。
魏晋时期,原作者已经不可考,一首押灰韵的乐府诗《行者歌》这样写: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
这里写的是暗有所指,其实称作童谣也是可以的,而童谣在古代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咱们题眼不在这里,所以只说槐 。这是我国原有树种吗?在古代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的种植是什么样的呢?
一、关于起源
槐树还有个名字叫“国槐”,意思其实很明确,这是原产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植物 。在古代的一些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上面成书于周朝的《太公金匮》是一例,此外我们还能找到诸多记载 。
比如齐国政治家晏子编撰的《晏子春秋》里这样说:
齐景公有所爱槐,使人守之 。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醉而伤槐者,且加刑焉 。
这里写齐景公这个喜爱槐树劲就别提了,伤了槐树得死,犯了槐树得入刑,这在现在看来不免荒唐 。《晏子春秋》曾经一度被称为是伪作,长期被人们冷落,但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此书是真的,这才逐渐受人重视 。此书在秦始皇焚烧禁书之列,但经过了汉朝刘向的重新编录 。
此外,《左传·宣公·宣公二年》里记载了一个叫“锄麑”的人生出的典故,故事是这样的: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
啥意思呢?说赵盾老是进谏,晋灵公心里烦他,于是就派了个叫锄麑的刺客去杀他 。这人很早就到了赵盾家,发现赵盾穿得整整齐齐的在等着上朝,这人非常羞愧,说这人在家也不忘恭敬,我怎么能杀?杀了对不起百姓,不杀对不起国君,我还是自杀好了 。这人直接脑袋撞槐树上自杀了 。
我们看这个故事时,主角当然不是槐树,后世把那些讲义气有气节的刺客都叫做锄麑,成为了一个代称 。但是我们在这里是可以发现信息的,那就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槐树已经很普遍,人们的庭院中就有这种树种植 。
而《晏子春秋》和《左传》均是春秋战国时期成书,说明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广泛种植,再向上追,早在周朝开国时,姜子牙就写过槐树 。所以,这是我国原生树木,生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入记载 。
二、关于象征意义
槐树在古代时意义非凡,在庙堂之上,槐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而且每个名字都不相同,但必定要带槐字 。比如“槐鼎”代表三公或者三公之位,也就是那些执政大臣 。“槐卿”指那些三公九卿 。此外还有不少,比如“槐兖”、“槐宸”、“槐掖”等等 。
《宋书·卷四十二·王弘子锡列传》中这样记载:
陛下忘其不腆,又重之以今任 。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珥貂衣衮,总录朝端,内外要重,顿萃微躬,穷极宠贵,人臣莫比 。
但这个槐鼎代表位极人臣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象征,《尚书·周书·周官》中记载:
面三槐,三公位焉 。
那我们就会感觉有些奇怪,这个槐有什么神秘的?有什么本事?怎么会被古人当成官的代称?我们先看看槐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收录槐字时是这样解释的:
推荐阅读
- 夏天常见虫子图片大全 小虫子图片及名称
- 永字五行属什么 超字五行属什么
- 大字五行属什么 德字五行属什么
- 熹字五行属什么 熹字五行属什么,名字里寓意
- 振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振字五行属什么
- 忠字五行属什么 中字五行属什么
- 禹字五行属什么的 瑀字五行属什么
- 尧字五行属什么 尧字取名是不是太大了
- 刘字五行属什么 刘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 属火的字有哪些字女孩 仪字五行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