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战略是战国时期范雎提出的 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

远交近攻战略是战国时期范雎提出的 。他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 。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命范睢为相(xiànɡ) 。范雎以“远交近攻”的策略,稳住了齐国,将韩、魏两国迅速击败 。
远交近攻战略
?“远交近攻”是指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这是战国时期范雎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所提出来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
历史上有许多战争都采用了“远交近攻”的这种战略,如袁绍夺取冀州就是运用这种“远交近攻”的战术 。袁绍先与公孙瓒进行联合,让公孙瓒攻打冀州,对韩馥造成正面的打击,然后自己率领同时压向冀州,让韩馥走投无路,又派出了说客进行游说,最终韩馥选择投降,让出了冀州 。但袁绍并没有因此而感谢公孙瓒,反而将下一步的目标对准了公孙瓒 。与公孙瓒进行合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达到了目的,便开始兵戎相向 。
上面一个例子是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历史上也有许多运用失败的例子,尤其在宋朝 。先犯错误的是北宋,北宋末年,宋国的北边的邻国是辽国,而在辽国以北的地方就是新兴的金国了 。北宋的皇帝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金国进行联合选择灭掉辽国,想讨回自己的领地,但结果在灭掉辽国之后的金军长驱直下,对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幸好有长江为庇护,才算是保住了宋朝的半壁江山 。之后的南宋又犯了一个与北宋同样的错误,在南宋末年,南宋的皇帝又搞“远交近攻”,派使者与蒙古结盟,夹攻金国,金国虽被灭了但是南宋也被彻底灭亡了 。

远交近攻战略是战国时期范雎提出的 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

范雎简介
范雎,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 。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 。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
范雎为人睚眦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 。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以报其恩 。
【远交近攻战略是战国时期范雎提出的 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 。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 。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