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 关于高二生物教案的撰写( 八 )


3.师:不同组的同学展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 请问碱基排列顺序不通过的DNA分子时同一个DNA分子吗?组成DNA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有什么意义?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 DNA分子也不同 , 每个DNA分子具有其独特的碱基排列顺序 。) 4.师:脱氧核苷酸单链是无法稳定存在的 , 那么由这样的长链组成的DNA分子要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后代呢?请结合教材 , 尝试构建DNA双链结构 。(备注:预设有两种情况 , 见下图 , 设置纠错环节) _
(情况一中的两条链无法连接在一起 , 科学家已否定;情况二可行 , 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化学键结合 , 但是碱基如何结合?能稳定存在吗?) [page] 5.师:1952年春天 , 奥地利的生物化学家査戈夫访问了剑桥大学 , 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A的量等于T的量 , G的量等于C的量 , 这给了沃森和克里克很大的启示 , 同学们 , 你们获得了什么启发吗?请组内讨论 , 然后修正本组的模型 。
(得出下图 , 碱基间有固定的配对方式:一条链中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 , G与C配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 , 之后补充:配对方式的确如此 , 之后的研究发现碱基间通过氢键连在一起 , 而且A与T之间两个氢键 , 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通过这些氢键维持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 。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6.请同学们观察DNA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 , 同自己构建的平面模型相比较 , 回答如下问题:
_
(1)DNA是由几条链组成的?它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DNA由2条链组成 , 具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而成的 , 并且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 。)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DNA内部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碱基对 。) 7.这三点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 , 结合教材49页的内容和双螺旋结构模型 , 请进一步完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独立画出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 之后同桌间互相点评 。(图在ppt呈现)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 。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 , 用简易材料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并探究DNA分子的特性 。
四、板书设计
_
五、教学反思
_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