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会被吵死的,千万别带着这4种情绪吵架

美国心理学家、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展开了涉及3000个美国家庭,及700对新婚夫妇的纵向研究后,在他的《幸福的婚姻》里曾公布爱情大数据:可以根据一段15分钟对话的前3分钟,预测出整场谈话的结果,这个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6% 。
毫无疑问,如果不当的交流方式和态度成为婚姻里的常态,夫妻争吵仅3分钟,你就可以预见这段婚姻的未来 。
那么,在争吵中,是哪些因素预示着沟通失败,将婚姻推向了深渊呢?
01、 实事求是的评论VS以偏概全的批评.
“你昨天晚上为什么没有把衣服洗了晾干?”妻子有点生气 。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感觉累了就睡了 。 忘了!”丈夫说道 。
“忘了?你怎么不忘了吃饭,忘了打游戏,你就是懒,就是逃避家庭责任 。 ”妻子更生气了 。
“你怎么不洗呀?”丈夫反击 。
“我做饭、刷碗、辅导孩子作业呢,你看不见啊?比不得你游手好闲、玩物丧志 。 ”妻子显然被激怒了 。
……
很明显,这段争吵中,丈夫没有洗衣服是实事求是的评论,“懒”、“逃避责任”、“游手好闲”、“玩物丧志”都是以偏概全的批评 。 相比于评论,批评的打击面更广,力度更强,且往往伤及人格,直接导致无效沟通,伤及婚姻 。
02、 真实具体的感受VS无处不在的鄙视
“家里乱成这样,你闲着也不知道收拾一下 。 ”丈夫抱怨妻子 。 “让我休息5分钟,一会儿就收拾 。 ”妻子答道 。
“5分钟?我给你50分钟,看你会不会收拾 。 ”丈夫的语气里不乏挑衅 。
“好吧,你等着吧 。 ”妻子应战了 。
“这50分钟够你做很多无聊的事了吧 。 比如做一次脸、刷两遍娱乐八卦新闻、上网买两个包包?”丈夫开始抨击妻子的业余生活 。
“那你呢?一盘游戏50分钟不够吧,把打游戏的时间用来挣钱,估计你也不像现在这么穷了 。 ”妻子回敬 。
……
“下班后,我需要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家”是这个丈夫的真实感受,而“无聊”、“穷”则是相互的鄙视 。
夫妻交流中,咒骂、撇嘴、嘲笑、不屑、乃至不恰当的幽默都是鄙视 。
鄙视往往意味着好战、威胁与挑衅,会引起更多的冲突、恶语乃至暴力,最终毒害夫妻关系 。
03、真诚承认错误VS无效辩护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开车要小心,转弯时不要只看后视镜,窗户也要看 。 ”丈夫责怪妻子在今天事故中的责任 。
“我看了,可他在我的视野盲区里,况且我是新手,又没有伤到人,车辆小剐蹭对新手来说很正常 。 ”妻子说道 。
“正常?小事不注意,大事就不远了 。 你总是粗心,开车是闹着玩的吗?平时怎么说都当耳旁风 。 ”丈夫更着急了 。
“我是新手女司机好不好?我本来就不擅长开车,为了接送孩子我才勉为其难的好不好?要不以后,你接送孩子吧,或者把车卖了,每天打车接送孩子 。 ”妻子很委屈 。
“有道理也讲不通,不可理喻 。 ” 丈夫被激怒了 。
……
因为疏忽导致事故是事实,“新手女司机”、“小剐蹭很正常”、“视野盲区”、“不擅长开车,卖了车,打车,”都是辩护 。
婚姻里,当遭到攻击或感到委屈时,都会开启自我辩护模式以自保 。
可在争吵中,辩护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觉得你在逃避问题,并在责怪对方,没有理解你,包容你,从而让对方有“无过受罚”的感觉,导致矛盾再度升级 。
04、 解决问题VS开启冷战
“你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怪我没能给她生个孙子?”妻子有点委屈与愤怒 。
“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她是老人,我有什么办法!”丈夫无奈地说 。
“她老糊涂了,你年轻啊,你为什么不接话呢?”妻子更加生气了 。
“我说什么?”丈夫开始惜字如金 。
“原来你和你妈的想法是一样的 。 ”妻子开始抽泣 。
“……”丈夫 。
“你也嫌弃我不能生育 。 ”妻子继续 。
“……”丈夫 。
“那我们可以离婚,成全你 。 ”妻子继续 。
“……”丈夫 。
一个拥抱,一句理解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丈夫却开启了冷战 。
冷战在婚姻里往往代表着冷漠,消极,否定和无所谓,它将婚姻里的热情、爱、责任、理解统统冰封,最终谋杀婚姻 。
05、 末日四骑士VS喜爱与赞美系统
也是在《幸福的婚姻》一书里,约翰·戈特曼提出了婚姻里的“末日四骑士”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