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想起给孩子喂药那天,第1个就中招了!

春天 , 孩子很容易生病 , 而给孩子喂药便成为令家长头痛的问题 , 孩子不配合吃药该怎么办?捏鼻子、拎耳朵、针管注射、逗孩子笑……这些招数你用过吗?需要提醒家长的是 , 有的喂药方式不但不能顺利喂药 , 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 家长们一定要避免 。
事件回顾某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窒息的2岁儿童 , 但经抢救仍然未能挽回宝宝的生命 。 宝宝窒息的起因是家长给孩子喂药 , 半粒药片 , 家长捏着孩子鼻子往下灌 , 造成了误吸 。


捏鼻子强行喂药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采用捏鼻子的方式给孩子强行喂药 , 殊不知 , 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宝宝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
一旦发生这样的危险 , 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 用双手环抱宝宝腹部 , 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 , 用力挤压患儿腹部 , 同时使之弯腰 , 反复几次 , 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 。 如果无效 , 要立即送医院 。


看完这个,想起给孩子喂药那天,第1个就中招了!

文章插图

支招:让宝宝自然吃药 。 对于大点的宝宝 , 可用温和的态度劝说 , 或以糖果饼干做奖励 , 激发好胜心 , 诱导宝宝自然地把药吃下去 。


拎耳朵喂药
有的家长在孩子抵触吃药时 , 会采用拎耳朵的方式 。
专家表示 , 这种做法存在潜在危险 。 不管使用什么办法 , 强行给孩子灌药 , 都会加重孩子的抵触情绪 , 大一点儿的孩子 , 不会等着家长来拎他的耳朵 , 如果家长情急之下不注意分寸 , 很可能会引起孩子耳周炎 , 如果用力太大还可能造成孩子听觉神经功能出现异常 。 ”
支招:拎耳朵喂药不靠谱 , 家长们别再用啦 。
压舌头喂药
【看完这个,想起给孩子喂药那天,第1个就中招了!】有的家长建议 , 用小勺盛药 , 压住孩子的舌头 , 顺势把勺里的药倒进孩子嘴里 , 这样孩子就会乖乖地把药咽下去 。 这种方法其实也太靠谱 , 压着孩子的舌头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馈 , 如果一次性给药太多 , 还有可能会引起咳呛 。
支招:给孩子吃药 , 硬灌并不能解决问题 , 相反只会引起孩子的更大反抗 , 压舌头的方式还是不要用 。


看完这个,想起给孩子喂药那天,第1个就中招了!

文章插图



让宝宝干吞药片
有的家长见孩子喝了一大杯水了 , 药片还是没吞下去 , 于是就让孩子干吞药片 。 但这种方式药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 所以还是喝水用药比较好 。
支招:如果宝宝学不会连着水吞咽药片 , 就需要妈妈多花心思教导;确实困难 , 可以把药片碾碎小片 , 有助宝宝吞咽 。 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 , 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等 , 对于婴儿尤适宜用滴剂 。


骗宝宝药的味道像糖果
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吃药 , 会哄说药片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样甜甜的 。 虽然通常宝宝吃下去以后才知道妈妈是骗人的 , 但毕竟有些儿童用药确实会迎合孩子口味 , 添加甜味 。 但这个善意的谎言很容易会让宝宝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 , 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 此外 , 也会让宝宝对父母的话产生不信任感 。
支招:教育宝宝要遵守服药的规定 。 我们应该告诉宝宝药不是糖 , 不可以乱吃 , 此外家长还应将所有药品放在宝宝无法拿到的地方 。


看完这个,想起给孩子喂药那天,第1个就中招了!

文章插图



根据经验盲目用药
有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给孩子用药 , 怕宝宝生病而稍有不适便给其服药 , 这样做其实忽略了药物的副作用 。
支招:服用抗生素 ,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很多时候都是家长自己充当“医生”来给宝宝配药 。 但有些家长求愈心切 , 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 , 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 。 用药剂量大 , 其毒副作用也越大 , 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 毒;而有些家长见几天用药没疗效 , 于是频繁更换其他药物 , 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 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 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
支招:给吃药前要仔细检查吃药前首先检查药袋上的名字、日期及用量 , 注意是饭前还是饭后吃 , 两次吃药的时间至少要间隔4个小时以上 , 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

推荐阅读